第一篇 歷史教學總結報告8900字
1.歷史教學總結報告
我作為一名高一歷史新教師,自從2024年8月參加工作以來,在學校領導的大力關懷下,在歷史教研組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的“傳,幫,帶”幫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專業(yè)也得到了成長。這學期我擔任高一3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由于教學經(jīng)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教育理論,不斷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
一、教學情況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不易接受。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逐漸認識到:
一方面,學生初中不重視歷史學習,而且考試是開卷考試,學生的歷史基礎相對較弱,到了高中學生還有些不適應,初中的觀念加上高中課程很多以及重理輕文觀念的影響,想學生投入學歷史的確有些難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占較大多數(shù),尖子生相對較少。講得太深,較多同學接受不了,所以說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較少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有時不太理想。從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經(jīng)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蔽颐靼椎絺湔n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認認真真地備課,鉆研教材和教法。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羅馬法的起源》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羅馬法”,概念抽象深奧難懂且枯燥,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故事性的法律案例,讓學生當回法官來審理案件,隨著學生審理同一個案件或新案件所依據(jù)的法律,進而闡述羅馬法的起源和發(fā)展,以此來推動課堂教學。當講課之前,我拿出準備好的材料,讓學生參與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也特別用功,所以這堂課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沒有認真?zhèn)湔n,課堂氣氛就很沉悶,教學效果也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zhèn)湔n對教學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教書與育人相結合。在業(yè)余時間,看一些有關師德方面的書,拓寬自己的業(yè)余知識。在教學中,我不僅要教學生會學,還要教學生學會做人。給學生愛和鼓勵,讓學生在愛的沐浴下健康、快樂的成長,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況
本學期還有一項的挑戰(zhàn)期末考試。為此,本人和全體學生進行了共同努力,加強復習引考工作,并有針對性進行個別輔導,指導學生在最后階段的全力沖刺,希望能取得好成績。
本人深知“學習無止境”,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本人將繼續(xù)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更多的積累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更好的適應未來的挑戰(zhàn)。
2.歷史教學總結報告
一、在高中歷史新課程學習實踐過程中推動教師的發(fā)展與教學理念的轉變
1、在學習實踐中的發(fā)展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積極參加省、市、區(qū)各級各類新課程培訓,撰寫學習筆記和總結。通過學習培訓,歷史教師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和素養(yǎng)有明顯提高。同時學校和歷史教研組利用校本培訓、公開課、集體備課討論、自主學習、校際之間的交流研討等形式組織歷史教師進一步學習新課程目標、理念、教學要求。通過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實踐中提高,我的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歷史課堂教學能力,專業(yè)素養(yǎng)都有很大提高和發(fā)展。
2、歷史教師新課程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理念的轉變和實踐
新課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高中歷史新課程闡明了課程的六個方面的理念,指明了課改的方向和要求。在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我在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努力用新理念指導教學:堅持“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意識;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民主化的課堂是新課程教學成功的基礎;良性的、多元化的、以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歷史教學的主體功能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教學中運用多樣化手段和方法,力求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注重教學反思。教師把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同程度地在教學當中加以運用,初步形成了師生互動、合作探究、歷史感悟、情景體驗、學生主體、師生平等、民主和諧等為特點的新型課堂教學氛圍。
二、課程教學實踐
1、以集體備課和課程整合實現(xiàn)課堂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
面對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材,習慣于傳統(tǒng)教材和課堂的我,起初是惶恐不安的。設計一堂什么樣的課才能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現(xiàn)實而迫切的問題。備感困惑的我和教研組其他老師在集體備課時商量討論,互相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和不足,共同設計課堂教學。集體的智慧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設計,大家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進者,推動了新課程課堂教學發(fā)展。
2、努力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優(yōu)化歷史課堂教學
在新課程歷史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努力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打造精品課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意識,拓展學生的發(fā)展空間、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教師拋棄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創(chuàng)新,形成個性化教學。教學中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不再把傳遞書本知識作為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學生“學”上,使學生“學會學習”。以教材為載體,讓他們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學到更廣泛的知識,掌握更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能力,增長才干。在教學中更多地運用雙向互動的教學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使教學活動更多地體現(xiàn)民主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
3.歷史教學總結報告
一學年來,在校長室和教務處、教研室的領導下,歷史教研組根據(jù)學校教學、教研工作計劃提出的基本要求認真制訂教研組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并積極開展教學、教研活動。我們堅持落實學校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依據(jù)大綱、活用教材、落實雙基、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發(fā)揚學校教學工作'嚴、實、勤、活'的特點。按照新大綱、新教材的教育和教學基本要求,在抓好傳統(tǒng)常規(guī)教學的同時,借助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積極參與現(xiàn)代教育科研實驗,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
一、加強新大綱新教材的學習和研究,落實新的課程計劃
開學伊始,教研組立即組織教師開展新大綱新教材的學習和研究,學習了解高中歷史新舊教學大綱和新舊教材的差異,明確新高中教材改革的方向與重點。具體表現(xiàn)在教學大綱的組成、教學目標的分解、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更新、教材表述方式的轉變、研究性學習的開展等五大方面。通過學習,使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觀、課程觀、評價觀得到轉變,更好地更新歷史學科知識,建立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新型教學理念和知識結構的創(chuàng)新型教師,成為課程教材的建構者和改革者。
二、加強教學計劃管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研組在組織教師開展新大綱新教材的學習和研究基礎上,根據(jù)高一、高三年級新舊教材和教學內容的特點,及早制訂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表。堅持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高一級備課組堅持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活動,以老帶新,認真鉆研教材,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切實做到'三備、四定、五統(tǒng)一';教師能按學校要求規(guī)范地寫好教案,以備講課及檢查之用;作業(yè)布置有針對性,能按照學校要求進行批改,及時檢查和講評;認真做好高中畢業(yè)會考復習工作,編寫專題練習進行強化訓練,鞏固落實所學知識。高三歷史科能根據(jù)本屆學生的特點,課堂教學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和重難點的突破,編寫具有一定數(shù)量和質量的單元練習和綜合練習進行強化訓練,及時查漏補缺,鞏固落實所學知識;積極參與綜合科備課活動,研究和協(xié)調教學、命題、訓練各項工作;及早編寫綜合科一、二輪練習,做到高、中、低檔題合理搭配,全中有重點,實中有新意,以確保各輪訓練的效率和質量。
三、以教帶研,以研促教,相得益彰
一年來,課題組教師針對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內容進行課題研究的分工和協(xié)作,認真選擇實驗研究的教學內容,通過集體備課,制訂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制作課堂教學課件,精心上好每一節(jié)實驗課。
我組的網(wǎng)絡應用在學??胺Q一流水平,不僅體現(xiàn)在網(wǎng)絡的制作技能上,在網(wǎng)絡的內容上也是詳盡、豐富。李科明,王偉元老師,對歷史學科網(wǎng)絡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能做到每周更新內容,并能根據(jù)發(fā)生的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及時更換。
四、深入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活動
下半學期,教研組根據(jù)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要求,認真組織教師學習和研討,確定本學年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做法、進度計劃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高效有序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一是開設研究性學習專題講座指導學生開展活動;二是從學校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師生合作,確定研究性活動課題,組織課題組,制定實施計劃;三是定時、定點了解學生開展活動的進展情況,幫助學生解決活動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如指導學生學會從網(wǎng)絡或其它媒體搜集有關研究課題方面的文字、圖片、數(shù)據(jù)等資料;學會進行社會調查、訪問;學會使用計算機整理搜集、觀測到的資料,繪制各種統(tǒng)計圖表進行說理、析事,撰寫研究性學習小論文;學會使用計算機軟件工具制作簡單網(wǎng)頁或自己動手制作歷史模型等。
五、教研組主要成果
本年度,在我組李科明和王偉元老師的帶動下大部分老師學會了課件的制作。在課題方面,我校歷史教師一起進行了”探究性學習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課題的實踐。取得了交好的成績。在其它方面歷史組教師也一樣和它組教師一起為桃溪中學作出了貢獻。
4.歷史教學總結報告
高一新課程教學,它是一次從教育理念到教學實踐的全面改革與創(chuàng)新,也是一次充滿智慧的挑戰(zhàn)。經(jīng)過教學實踐,感到既有成功與喜悅又有許多問題與困惑。
一、成功與喜悅
一學期的教學實踐,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加深刻的教學感觸。
(1)應以課程標準為依托,轉變課程理念,明確教學內容目標性。
課程標準為教學依據(jù)的思想,凸顯公民教育的宗旨。集中反映了國家在歷史新課改中的政策與發(fā)展方向,體現(xiàn)了國家對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的基本要求。它有別于過去教學大綱時代片面注重和追求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和專業(yè)性,教師只有通過對課程標準的認真學習、耐心研磨,才能理解解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的內容標準、實施建議等內容制定的初衷,才能更準確地把握教材,指導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從而進一步全面提高全體國民素質。
新課改要求教師做課程的開發(fā)者,在“一綱多本”的時代,如何在課標的指導下,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具體內容處理教材,是課改中教學創(chuàng)新的起始點。
在學習必修1《世界多極化趨勢》一課時,首先明確本課學習內容要點是:“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jīng)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p>
其次注意到“簡述”和“了解”這兩個不同能力層次目標要求,進而明確“簡述”的是四種政治力量的興起,“了解”的是“多極化趨勢”既“發(fā)展”又“曲折”的特點,最后根據(jù)上下節(jié)的課標內容,把本節(jié)的時段確定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開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處理和學習探討。在處理簡述四種政治力量的興起是有主次、輕重之分的,歐共體、日本、中國是本課的重點,不結盟運動則相對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講的;而簡述部分則可由學生根據(jù)教材和所學的知識自主學習。對歐共體和日本興起的原因可通過合作學習、共同討論得以完成。對“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這一教學難點的完成,教師可以用講解法或材料解讀法來突破。這樣即可靈活處理教材和和教法,又緊扣課標要求完成教學目標。
(2)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
歷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沒有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就談不上歷史教學改革,教師的美好愿望也就無從實現(xiàn)。學生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改革中來,是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歷史教師不僅要使學生能夠較好掌握運用知識,努力創(chuàng)設新的歷史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引導和促進學生將傳統(tǒng)的歷史學習方式轉變?yōu)榭茖W的新型的歷史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自己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斷得到發(fā)展。
在學習《世界多極化趨勢》一課時,以多媒體的手段通過講授法、討論法、材料學習法、觀察學習法、實踐學習法等多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逐步地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比如: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進行導入新課和引導學生認識“歐共體形成原因”和“日本成為經(jīng)濟大國的原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并結合相關資料,以材料解析題形式,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歷史材料的能力,并加深對歷史問題的認識。通過觀看“歐共體形成”的錄像,讓學生感性地了解歷史,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通過“中國和平崛起對世界歷史產生哪些影響?”的研究性學習小課題探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精神,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使教學內容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通過圖示教學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發(fā)展的現(xiàn)象,使所學知識具體化、直觀化。通過“對戰(zhàn)后歐共體和日本的崛起,我們有何啟示?”問題提出,將歷史學習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體現(xiàn)歷史教學的人文關懷。
(3)以培養(yǎng)多元智能為宗旨,轉變單一評價機制,增加評價標準的多樣性。
課標中的評價建議明確指出:“遵循既注重結果,也注重過程的基本原則,靈活運用各種科學有效的評價手段,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p>
鼓勵學生課堂上大膽提問創(chuàng)新,有時學生提問很有深度,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的快樂,激發(fā)學習歷史的興趣,不僅課堂氣氛活躍了,思維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主要大國崛起的情況,理解教材的內容,思考當今中國路在何方,啟發(fā)學生為中華崛起而學習。觀看《大國崛起》的錄像或文字材料,并寫出觀后感的小論文。學生興趣很高,在觀看之余,積極撰寫。寫小論文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主要的是學生的心靈感化和愛國情結的升華。
二、問題與困惑
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主觀愿望良好,但與教學實際總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教與學的問題和困惑主要有:
(1)初高中歷史教學的脫節(jié)
首先,現(xiàn)實中存在著學生初中歷史知識貧乏,導致進入高中以后,初中的歷史基礎嚴重脫節(jié),嚴重影響高中教學的正常開展。其次,高中教材內容與觀點與初中相脫節(jié)或拔高。初高中教材版本多樣化,教學內容嚴重脫節(jié),初中內容蜻蜓點水,高中內容要求入木三分,導致新課程“繁、難、偏、雜”。同時,有些觀點過于“超前”與初中所學的觀點存在著矛盾,使學生無所適從。
(2)不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由于初中階段沒有打好基礎,升入高中以后,才開始真正把歷史作為一門課程來學習時,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課堂筆記,而還是等老師在復習時給他劃重點;大部分學生上課時雖然認真聽講,甚至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但一到考前復習時,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復習、理解地掌握歷史知識。再者,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慣,沒能通過平時的及時復習和適當練習來提升自己的歷史思維能力。
三、對策與措施
(1)、落實課前預習工作,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弱、方法落后的特點,教師應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封閉式課堂教學模式。采取開放式教學方法,先讓學生課前就明白將要學習的知識,動員和指導學生去查找相關資料,必要時進行社會調查實踐。這樣,在教學新知之前,學生不再是“零”起點,在學習時能使自己處于主動探索的地位上。讓同學在課前的學習活動中,盡可能多的了解到了課本上沒有的歷史知識、歷史故事等,并通過充分有效交流,實現(xiàn)初級資源共享,為學生學好的新課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學習良性循環(huán),并為下次學習探索積累經(jīng)驗。
(2)、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合作教學觀念。
新教材注視學生合作學習方式的轉變,實際上教師的備課方式更應隨之而變。由于新課程在容量難度上和不同于舊教材,教學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異。教師加強自身教學理論學習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當然是首要的,同時加強集體備課、集體議課評課,才能更好的解決新教材中的諸多新問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這種的集體備課不僅僅是校內的,而且應是校際的、地區(qū)間的、以至是更大范圍的;不僅是面對面的交流,也可以進行更簡便、快捷的網(wǎng)上交流。
總之,新課改畢竟還是一個新事物,是一把“雙刃劍”,它給我們教師帶來了諸多的沖擊和挑戰(zhàn),也給我們同一起點和機遇。我們只有堅定信念,迎浪而上,內強素質,大膽實踐,努力探索,定能笑傲江湖。
5.歷史教學總結報告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的教學就是適應于自己,又適合學生的教學,它既有利于學生素質提高,又有利于學生分數(shù)提高的教學。社會在發(fā)展變化,教師也應改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新課改的重要性,努力設計好教學內容,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一、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在實行新課改后,高一年級的歷史課堂教學要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完成哪些教學任務呢?我們認為關鍵在于擺正高一歷史課堂教學的目標定位問題。在新課程的教學大綱中,有許多教學內容,包括我們以前認定的重點主干知識,現(xiàn)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課外閱讀”等要求,一些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中還有“要求全體學生掌握”、“大部分學生掌握和少數(shù)學有余力的學生掌握”的層次性教學目標。
因此,課堂教學目標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據(jù)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和高一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及實際的教學時間來確定課堂教學的具體目標。如在學習必修1《世界多極化趨勢》一課時,首先明確本課學習內容要點是:“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jīng)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逼浯巫⒁獾健昂喪觥焙汀傲私狻边@兩個不同能力層次目標要求,進而明確“簡述”的是四種政治力量的興起,“了解”的是“多極化趨勢”既“發(fā)展”又“曲折”的特點,最后根據(jù)上下節(jié)的課標內容,把本節(jié)的時段確定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開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處理和學習探討。
在處理簡述四種政治力量的興起是有主次、輕重之分的,歐共體、日本、中國是本課的重點,不結盟運動則相對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講的;而簡述部分則可由學生根據(jù)教材和所學的知識自主學習。對歐共體和日本興起的原因可通過合作學習、共同討論得以完成。這樣的目標定位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能有效促進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事實上高一學生由于學習水平、學習時間、學習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們必須全面正確地把握高一歷史課堂教學的目標定位,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轉換問題情境,將問題進行類化
這是實現(xiàn)知識遷移的關鍵。問題情境是問題的呈現(xiàn)方式。一個問題的呈現(xiàn)方式與構建的認知結構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問題情境的轉換。
1、對問題進行“變式”?!白兪健笔菍栴}的變換樣式,“變式”的目的是轉換問題的呈現(xiàn)情境和樣式,以使其與學生所構建的認知結構相接近,為知識的遷移和問題的解決做準備。如,20-年高考文科綜合試題長城題中的一問:“魏晉時期河西地區(qū)的繁榮與西漢以來對西北的長期開拓有密切關系,請參照材料(略)和所學知識分析漢長城如何促進了西北地區(qū)的發(fā)展。”
這里面的“所學知識”即是在平時學習中的書本上的知識,但是在教科書中卻沒有關于魏晉時期經(jīng)營河西地區(qū)的內容,也沒有關于漢長城促進河西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內容,這樣,本題便無法納入所建立的知識結構中。
因此,需要將本題的呈現(xiàn)情境進行轉換,以接近或適應所構建的知識結構的情境。如,根據(jù)材料所知修筑長城是西漢開拓河西地區(qū)(西北地區(qū))的一個舉措,代表了西漢經(jīng)營西北地區(qū)的努力和活動,因此可以將此題變換為“分析西漢、東漢為促進西北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響”,便可將該題納入到所構建的知識結構中了,可以順利地遷移“西漢修筑長城抵御匈奴入侵、設置西域都護、使者校尉”等內容進行分析和回答。
2、依據(jù)問題與認知結構間的共同因素,將問題進行“類化”?!邦惢笔侵笇栴}納入相應的同類知識結構中,并從這個結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過程。在轉換問題的情境后,根據(jù)轉換后的問題與認知結構間的共同因素和聯(lián)系,將問題與知識結構、新知與舊知、未知與已知相“鏈接”,利用所構建的知識結構去“類化”這個新問題。如上題,問題的情境進行轉化后,便將該題“類化”到學生已構建的關于“西漢處理民族關系的舉措和意義”的認知結構中,在這個結構中易于找到解決的途徑和方法。
三、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
針對普及高中教育時期學生的認知特點,首先將教材內容的問題化。要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需要將教材問題化。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把教材內容變成問題的“鏈接”;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努力(嘗試探索、合作等)一個個地進行問題求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并生成更多、更深層的問題。其次將教材內容結構化。
我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而不能“見樹不見林”。學生的認識結構是有良好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識時,要注意“瞻前顧后”和“左顧右盼”。要實現(xiàn)教材結構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內容的“綱要信號”,也可以利用“先行組織者”,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結合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系統(tǒng)框架。
第二篇 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分析報告850字
一、學科成績統(tǒng)計
(一)成績統(tǒng)計表(保留一位小數(shù))
(二)分數(shù)段統(tǒng)計表(單位:人)
二、對本次質量檢測成績的分析說明
1。試卷的基本情況:
歷史考試時間為100分鐘,卷面總分為100分。歷史學科的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綜合題。 2。試卷所涉及的教材內容:
試卷考查的歷史知識點,分布于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教科書中。 3。試卷的基本特點:
(1)依綱據(jù)本。命題依據(jù)九年級
歷史教科書的內容,沒有超出規(guī)定的范圍。
(2)基礎性強。試題立足于歷史基礎知識,以重點知識來設計題目。重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3)標高適度?;谀壳俺踔袑W生的學習能力和初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試卷沒出現(xiàn)較大的偏題、怪題,只有個別題目稍難點。整卷的試題難度應該說是適中的。
(4)題目設計具有簡明性。題意指向明確,題目的表述較清楚,簡單明了,學生審題時一目了然。
三、存在的問題分析
1。基本功不扎實。書寫不公正、不規(guī)范,錯別字多。
2。同類知識混淆不清。學生對同類知識掌握不牢固,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很普遍。
3。時間、地點類的知識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試題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題目比例很少小,但此類題目的得分率較低,反映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影響未能正確地加以分析。
5。復習不到位。本次考試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太好,選擇題錯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拿出的時間,沒有集中精力去記憶。
四、改進措施及辦法
1。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教材,課堂上多引進一些課外史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2。注重學生分析、概括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分析、概括和綜合是歷史學習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檢驗學生能力的基本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3。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試題的關鍵詞,捕捉有效信息。
4。根據(jù)目前命題的趨勢和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觀性題目還會適當增加,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篇 大學生歷史系教學實習報告5000字9650字
2024年7月3 日~10日,歷史系2000級35名本科生在3名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前往敦煌及河西各地進行了一次收獲很大、意義非凡的教學實習和實地考察活動。說收獲很大,不僅體現(xiàn)在同學們沿著古絲綢之路參觀考察了該地區(qū)幾乎所有的歷史文化遺存,深化了自己幾年來從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相關歷史知識,并在實習歸來后寫成了十幾篇合格的實習報告,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實習報告有相當?shù)膶W術價值。而且通過這次實習,同學們身臨其境,極大地增強了歷史感,產生了濃厚的學術興趣,很多同學在實習結束后明確了考研意圖,有些同學甚至確定了自己考研或者保研的專業(yè)方向。說意義非同尋常,主要是十幾年來,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經(jīng)費極缺,歷史系的本科生教學實習都是就近進行,基本上是社會實踐性質,與專業(yè)的聯(lián)系不是很緊密,實習的主要功效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對此問題系領導一直十分關注,王希隆主任多次在黨政聯(lián)席會上提出要改變歷史系學生的實習狀況,系黨政聯(lián)席會也多次研究了本科生教學實習問題。
近些年歷史系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想辦法使教學實習在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方面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系黨政聯(lián)席會研究決定,從2000級開始,教學實習采取赴河西進行實地考察這樣一種更加切合歷史學本科生培養(yǎng)目標的實習模式,并且一定要把這種做法堅持下去。學校教務處也非常關注這次實習,在經(jīng)費及其他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作為長期規(guī)劃的第一步,本次活動在各方面的經(jīng)驗都意義重大,鑒于此,對這次實習的全過程、實習的主要收獲和意義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進行認真細致地總結是非常必要的。
這次實地考察歷時8天,行程3500公里,參觀考察了張掖、肅南、酒泉、嘉峪關、敦煌、安西、山丹、武威等市縣的十幾處歷史文化名勝和相關的幾個博物館,同學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做了詳細的記錄。國家重點研究所負責人鄭炳林教授一路上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隨時給同學講述沿途的歷史和地理沿革以及到下一個目的地應關注的主要問題,使同學們對這次考察在時間和空間上能夠產生立體的印象和概念,同時也使學生在參觀每一處古跡時能夠有的放矢,有效利用并不充裕的參觀時間。但這8天只是本次實習的主體部分,而整個實習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下面就分階段回顧一下這次實習的全過程。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
在系里確定了目的地和出發(fā)時間以后,決定由歷史系主管教學工作的喬健副主任擔任這次實習的領隊,全面負責實習各方面的工作。在喬健老師的部署下,準備工作開始緊張地進行。從四月中旬開始,在2000級本科四個專業(yè)中開展了多次動員,說明這次實習的目的和意義。隨后在對這條線路相當熟悉的牟范書記和馮培紅老師的幫助下制定了詳細的行程表,確保在外期間每天都能夠勞逸結合,使大家不因旅途勞累而影響參觀考察的效率,同時也限度地節(jié)省時間,從而有效利用有限的經(jīng)費。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充分的學術方面的準備工作,在出發(fā)前一個月,請在敦煌學及河西歷史文化研究方面有相當造詣的杜斗誠教授給同學們做了專題學術報告,重點講解此次實習參觀的石窟寺的歷史沿革、保存情況、研究現(xiàn)狀及其主要的藝術特點和史學價值,使同學們對參觀考察對象有了初步的、總體的認識。同時要求學生們根據(jù)各人的興趣和長處自愿組合,三到五人組成一個實習小組,確定本小組在這次實習中的主要工作任務以及人員分工,結合老師們的講解和自己平時的積累,制定本小組在各個參觀考察地點主要關注的問題和研究主題,并圍繞確定的主題進行扎實的資料搜集工作,為實地參觀考察做充分的知識準備。在出發(fā)前一周確定了人員名單,根據(jù)人數(shù)和專業(yè)建立三個大組,每組選定一個組長,負責協(xié)調本組全體人員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準時、統(tǒng)一地行動,也確定了同學、組長和帶隊老師三個層次之間的雙向聯(lián)系方式,從制度上嚴格保證在外期間所有人員的安全。臨行前幾天,喬老師、牟范書記和辦公室陳吉平主任訂好了車,預訂了所有日期的住宿床位,并且多方比較,盡可能找到既安全衛(wèi)生又價格便宜的旅館和招待所,使更多的經(jīng)費用于同學們的參觀考察。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后,臨行前一天晚上,由鄭炳林老師對各個參觀考察對象做了整體講解,指出同學們應關注的要點。喬健老師多次強調了安全注意事項,細致周到地布置了衣食住行方面的安排。
第二階段:實地參觀考察
2024年7月3日清晨7時,實習隊伍整裝待發(fā)。系黨政領導一起來為大家送行,教務處處長張振國老師也親自到場做了簡短但卻切中關鍵、寓意深長的講話,這更使同學們振奮不已。
7月3日實習隊伍到達的第一站是新河驛長城。在此之前已經(jīng)看到了綿亙數(shù)十里的長城,漢長城在北,明長城在其里,兩者相距10~80米之間。這些曾經(jīng)起過重要作用的宏大建筑現(xiàn)在已變成了一段段矮墻。第二站是本次實習第一個重點考察對象——張掖大佛寺及山西會館。大佛寺建于西夏永安元年,明清時期屢有修繕。該寺建筑布局基本上是常規(guī)的佛寺模式。殿外門東西兩側有青磚浮雕經(jīng)變畫兩鋪,分別描繪了釋迦生前于其太子祗樹給孤獨園內精舍說法和阿彌陀佛及觀音大勢至菩薩所在西方凈土的場景。作為經(jīng)變畫,這兩鋪同敦煌等河西石窟壁畫有一脈相承的因素。有同學將其進行對照,對許多細節(jié)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如佛之禪定印與榜題“說法圖”相違;靈鷲山說法同榜題“西方圣境”相悖;觀音大勢至的和尚裝亦異于他品等等。大佛殿內臥佛一身,弟子十身,菩薩二身。臥佛是該寺最也研究價值的文物,較之犍陀羅佛教雕塑及河西其他佛涅槃像,其特殊之處在于:沒有摩耶奔喪、迦葉撫足的表現(xiàn);沒有阿難昏于床前或沉思冥想之情景;沒有世俗僧眾痛苦流涕及拔發(fā)剖腹割耳等古印度習慣之刻畫;也沒有婆羅雙樹這一象征性植物之塑造。臥佛身后十弟子皆雙目圓睜,表情木然。鄭炳林老師給同學們詳細講述了涅槃經(jīng)變所依托的經(jīng)文及其表現(xiàn)形式,并著重指出臥佛手足處所立菩薩身上所著乃明朝服飾,這是辨別年代的一個重要方法。
7月4日的目的地是位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馬蹄寺。馬蹄寺石窟群由南北馬蹄寺、千佛洞和上、中、下觀音洞以及金塔寺組成,共計70余窟。我們所參觀的千佛洞1、2、3、4號窟基本是北朝所開,擁有中心柱這一早期石窟的典型標志。壁畫多已殘損,面目全非。在這里同學們了解到早期佛教雕塑的一些特點如人物造型清瘦、服裝寬衣博帶等等。另外還參觀了北寺“三十三天洞”。對比印度阿旃陀石窟和新疆克孜爾石窟中的中心柱窟,同學們了解到隨著佛教沿北路傳入中國,佛教藝術亦由印度傳至新疆,再輾轉至甘肅,而我們的先人們又是如何吸收消化并繁榮這一異國文化藝術的。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許多同學在這里都看到了由于旅游開發(fā)和宗教活動對這里的珍貴文物帶來的明顯的破壞,大家就如何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進行了認真地討論。
自司馬遷開創(chuàng)紀傳體史書之先河后,歷代皆依此為范本修史,構成所謂的正史系統(tǒng),至清代則有二十四部之多。作為研究古代史的骨干材料,正史在史料中的地位和價值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正史的缺陷也多,其中的一點便是這樣的修史體例主要將注意力放在社會上層,因而正史也曾一度被斥為帝王將相的家譜,這就相對限制了現(xiàn)在史學家們對古代社會進行全面的研究,對于普通民眾的研究更多的要借助所謂的野史來進行。7月5日考察的魏晉壁畫磚墓則是一種對這類研究有極其重要價值的史料,它以鮮活的方式彌補了文獻資料的不足。首先這座墓向大家展示了魏晉時期墓室的基本形制,對了解當時的喪葬習慣和古人的生死觀有重要意義。其次,墓室室頂覆斗式結構的應用,對于理解佛教傳入中國后我們的先人對其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是一個明證。最后也最為重要的是這座墓室中的磚畫,這些磚畫描繪了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社會場景,有農作、畜牧、蠶桑、狩獵、宴飲等。對于墓室室壁上多次出現(xiàn)的三或四個顏色不同的圓環(huán)以不同的方式組合成的圖案,目前學界尚無定論,同學們對此進行了熱烈地討論和各種各樣的推測。這些磚畫的價值不僅在繪畫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成為社會史和思想史研究的極其珍貴的原始材料。參觀結束后沈禎云老師對同學們說:對這類材料的分析解釋必須建立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之上。歷史的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沒有對研究對象在整體上的深入把握,沒有對其他相關學科如地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等學科中有益因素的借鑒,我們的歷史研究將永遠停留在對表象的浮泛描述上,史學的認識功能將得不到很好的發(fā)揮,我們對歷史的研究也難以煥發(fā)新的活力。
在結束了對魏晉壁畫磚墓及博物館的參觀后,車行不久就到了嘉峪關。嘉峪關是明長城的西起點,也是長城全線規(guī)模、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關隘,素稱天下雄關。其關城由內城、甕城、羅城、外城及城壕組成。其中西側羅城向南有“明墻”延伸至祁連山下討賴河畔;向北有“暗墻”隱伏至黑山半山腰,明墻暗壁相合,構成了關城西城墻。兩邊高山與峽谷相峙,關居其中,實可謂“天下第一雄關”。同學們全面參觀了關城,認真聆聽并記錄了講解員的詳細講解,許多東西都是大家平時在書上看不到的。對關城的參觀主要是讓大家詳細了解它的形制以及各部分的功能。接下來參觀了長城博物館,這是中國第一座全面、系統(tǒng)地展示長城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同學們興致極高,不停地向講解員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以致不得不把下午的出發(fā)時間推遲一小時。大雨滂沱中,同學們戀戀不舍地上車,向敦煌進發(fā),到達住地時已是繁星滿天。
7月6日清晨,從敦煌市走了不多時間就看到了令人魂牽夢繞的莫高窟,同學們的興奮之情難以言表,這一天是帶給同學們太多收獲、極大震撼卻也不無遺憾的一天。莫高窟主體洞窟主要分布在南區(qū),現(xiàn)今共保存492個洞窟,壁畫逾45000平方米,圓塑2500尊,影塑1000余身,時間上跨越北涼至元等朝代。這里的作品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代表了當時佛教藝術的頂尖水平,同時由于在時間上的連續(xù)性,清楚地再現(xiàn)了中國古代佛教藝術發(fā)展的基本脈絡和時代特色。另外,藏經(jīng)洞的發(fā)現(xiàn)為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文獻材料。我們這次主要考察了上啟北魏下至宋、西夏時期的10個洞窟,每一窟都是那個時代的極具代表性的精品。
首先參觀16、17窟和三清觀。任何一個中國人,任何一位學者的首選必是這里,也必須是這里。17窟,也就是藏經(jīng)洞,內藏至少介于公元359年至1002年間,跨越十六國、北魏、隋、唐、五代及北宋等朝代的644年間記載各種宗教、歷史、文學、藝術、方志、民俗等各方面內容的文物資料5萬余件。所用文字種類包括漢文、吐蕃文、回鶻文、突厥文、于闐文、敘利亞文、西夏文及少量佉盧文、梵文、粟特文、蒙古文等十幾種文字。其遺書基本分為佛教經(jīng)卷、偽經(jīng)、佛經(jīng)目錄、儒家經(jīng)典、古典文學作品及醫(yī)學文獻等__大類,實乃藏書寶庫。然自1900年17窟轟然洞開,截至1924年,先后有英、法、俄、日、美等外國所謂考察者來到莫高窟,掠走三四萬卷文書并剝離大量壁畫,給莫高窟帶來了毀滅性災難。17窟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紀念洪辯的影窟,而是一種標志、一種象征、一個符號。陳寅恪先生曾不無傷感地說: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地。藏經(jīng)洞所出的豐富資料,對正史是重要的補充,同時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令多少才華橫溢的中國學者為之付出一生的心血,然而流入外國博物館者數(shù)量何其之多、質量何其上乘。原本我先人之物,怎奈需要“借閱”,不能不說是“傷心地”。不過對這個問題同學們有多種看法,都很值得深入討論。
接下來參觀北魏257窟,此窟價值非同一般。該窟保留了早期洞窟的一些風格。首先它是一個中心柱窟。此窟制乃由印度支提式洞窟發(fā)展而來,供僧眾繞行禮拜講經(jīng)說法之用。然而古人對這種外來風格進行了不小的改造,以適應當?shù)卮蟊妼徝狼槿?。首先表現(xiàn)為中心柱前方為人字披,后方為平棋圖案。人字披采用浮塑的方式顯現(xiàn)木椽,外涂土紅。中心柱呈方形,四周塑有佛的“四相”。其次,此窟內有的九色鹿本生故事和沙彌守戒因緣故事。在莫高窟,九色鹿本生故事一例,價值頗高。同一題材,在古印度佛教雕刻作品和克孜爾石窟中有較多刻畫。沙彌守戒因緣故事出自《賢愚因緣經(jīng)》,內容廣為人知,但對繪于南壁下方的用意還有待進一步探討。通常觀點認為,北魏時期,佛寺日盛,所剃度之僧尼甚眾,然亦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僧尼中存在不守戒律的行為。沙彌守戒因緣故事的繪制主要作為一種典范,以教育啟示僧尼。繪畫對經(jīng)文具有闡釋作用,這對以往討論激烈的佛經(jīng)與經(jīng)變畫的關系的理解有一定幫助。
剛進入北周427、428窟,就讓同學們著實驚喜。不僅因為那鋪富有代表性的降魔變,也不僅因為東壁門南北兩側的薩埵太子飼虎圖和須達拏本生故事,最重要的是在入窟一剎那看到了“小字臉”,這讓許多對壁畫感興趣的同學對它的疑問釋然而解。工匠們?yōu)榱四軌蝓r活地表現(xiàn)人物的立體感,采用層層暈染的方法勾勒。為表現(xiàn)人物鼻高及眼睛清澈,往往在這兩處涂白。而所用顏料經(jīng)過千百年的氧化,臉部除鼻和雙眼處皆變成了黑色,于是形成了現(xiàn)在所看到的特征鮮明的“小字臉”。另外此窟雖為中心柱窟,但前部人字披浮塑木椽已簡化,直接采用平涂方式,椽間繪以人物及花卉裝飾。427窟展示了北周及隋朝造像和選材的特點。在造像風格方面,這是一個由早期古樸向盛唐成熟轉變過渡的階段。造像身體比例不適,下身較短,頭部較大(這不是為了特殊的視覺效果,如唐130窟和96窟),腹部及兩股呈圓潤的丫形,肉髻低平。這些特點在馬蹄寺石窟千佛洞4號窟和寧夏須彌山51窟后壁造像均有體現(xiàn)。當然對“舍身飼虎圖”的深刻理解對人文學科的大學生而言也十分重要和關鍵,喬健老師告訴大家,“舍身飼虎圖”是以一種非常極端、非常令人震憾的方式來表達宗教的情緒和境界,因此我們不能把它理解得太“實在”,不能理解成號召人們把自己活生生的血肉之軀獻給饑餓的老虎,它表達的只是一種佛教世界觀而非現(xiàn)實世界本身。而本窟另一幅壁畫所表達的宗教內涵相比舍身飼虎圖就遜色許多,這幅壁畫的基本內容是修煉佛教達到一定境界便可刀槍不入,這便把作為一種超功利、超世俗的信仰的佛教搞得過于“實在”和庸俗了,而且這種觀念和期待本身還蘊含著巨大的危險因素,即一旦刻苦修煉卻無法在現(xiàn)實中真正實現(xiàn)刀槍不入,“信仰”的大廈頃刻間將會轟然倒塌。
328窟和45窟為唐朝作品??咧茷閱问遥敒楦捕肥浇Y構。一鋪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的組合很具代表性。328窟馬蹄形佛床末首原有一供養(yǎng)菩薩,頗具神韻,可惜為華爾納掠走。45窟南壁通壁的出自《法華經(jīng)》之《觀音普門品》的觀音經(jīng)變更是,同學們在感嘆之余,不僅感到敦煌歷史地理位置之重要,更是感受到當時的人們渴求盛世太平的心情。
130窟和96窟為大像窟。前者雖屢次重修,但頭部仍有原貌,亦可窺大唐風采之一斑。此窟的引人入勝之處,除佛像的偉岸高聳外,亦在于其甬道南壁的供養(yǎng)人王夫人畫像。畫中人物體態(tài)豐滿,頭梳高髻,描蠶眉,眉尾上挑,口若櫻桃,著石榴裙,形態(tài)同《簪花仕女圖》十分相似。這是受中原周家樣影響所致。130窟北大像為武則天當政時所修,衣著華麗,體態(tài)豐腴,抹胸下拉,雙乳外露,顯示了一位女性化極強的菩薩形象,此實乃僧眾為邀上層之好而作。
從洞窟出來,同學們又參觀了文物保護研究所。參觀結束后,大家思緒萬千,大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感。看了莫高窟的這些精妙絕倫的作品,前幾天參觀給大家的帶來的興奮已經(jīng)蕩然無存。莫高窟所蘊藏的深厚的歷史、文化、藝術內涵遠遠超出了同學們的想像,大家都感到莫高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永遠是國人的驕傲,在深入研究的同時,保護工作更是我們對后代所做重要交待。遺憾的是,滿懷著眷戀和數(shù)不清的問題,我們不得不離開。大家知道再看一天兩天也沒什么效果,因為一上午的參觀所帶給大家的巨大的信息量使所有的同學都感到有些無所適從,深感自己知識還缺欠很多,尚無足夠的學力在短時間消化這么大量而復雜的信息。同學們紛紛表示,回去后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學習專業(yè)知識,才能對得起先人們創(chuàng)造的如此偉大的文明。
當日下午,為了尋找玉門關、漢長城遺址和河倉古城,冒著高達40多度的酷暑高溫,汽車在茫茫戈壁中就像一只緩緩爬行的螞蟻。隨處可見的海市蜃樓因為天氣太熱并沒有使同學們興奮異常,但當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之后,遠遠看到玉門關的輪廓時,車廂里沸騰了。這幾處遺址在一般人眼里早已沒什么看頭,但對研究中國歷史的人來說,“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春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這些斷壁殘垣背后所隱含的無窮的歷史意蘊以及引起的無止境的懷古情愫,讓人覺得歷史的長河就如同這茫茫瀚海一樣浩淼無邊。
7月7日,在順路登過鳴沙山,看過月牙泉后,驅車向莫高姊妹榆林窟進發(fā)。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顛簸,在一處峽谷中看了它。在這里,首先讓同學們感動的不是窟中精美的藝術作品,而是在這里工作的學者。他們讓人想到范文瀾先生的一句話:板凳須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字空。這里沒有電話,只是每天下午四點準時與敦煌研究院通過電報傳達信息;買菜很不方便,每隔幾天到安西縣城買一次菜,一來回就是在半天。但是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在這里工作的學者們十幾年如一日,研究和保護著這里的藝術瑰寶。由于鄭老師的努力,敦煌研究院破天荒地同意榆林窟所有洞窟全部為同學們開放,只可惜由于時間關系,只能參觀其中的一部分,面對這樣好的機會,這不能不說是莫大的遺憾。講解員帶領同學們參觀了包括2、3、4、25窟等特窟在內的13個洞窟。這里的洞窟基本上都是單室,甬道互相連通,頂多為覆斗頂,亦有少數(shù)穹窿頂。室內佛壇上塑像多毀,現(xiàn)存者多為明清時期重塑之劣質品。與莫高窟的前代塑像相對比,同學們都慨嘆敦煌佛教藝術明清以來沒落得如此迅速。但這里有不少壁畫,如25窟南北兩壁觀無量壽經(jīng)變和彌勒經(jīng)變中的人物雙腮搓紅,粉如新敷,有同學對“老人詣?!边M行分析,推導出印度古習俗與《彌勒上生經(jīng)》的關系。2窟西壁門南北兩側的水月觀音圖,是壁畫中的絕世精品。據(jù)記載,此實為周昉所創(chuàng)。3窟西壁門南北兩側有文殊普賢變兩鋪,中有“唐僧取經(jīng)”歸來圖一方;東壁南段有觀音經(jīng)變一鋪,中有打鐵圖和釀酒圖,極具研究價值。榆林窟雖只有42窟,較早者亦不過唐朝,然其技法之特殊,保存之精良,選題之獨特,實乃莫高窟之一大補充,部分壁畫的水平超過莫高窟同期作品。
至此我們結束了對佛教石窟的考察。許多同學認為,要詳究一窟,首先要熟悉歷史典籍和佛經(jīng),了解典籍要義,還要對繪畫比較熟悉,這樣再來莫高榆林,就不致有入寶山卻空手而回的遺憾了。
7月8日趕了一天路,7月9日山丹軍馬場一站,主要是讓同學們稍事修整,同時也有機會整理和交流幾日來絢麗多彩的考察記錄,當然也有實地感受當年刀光劍影、金戈鐵馬的古戰(zhàn)場的環(huán)境氛圍以切實增強歷史感的目的。當日晚到達此行最后一站——武威。7月10日首先參觀了的銅奔馬出土地雷臺漢墓。由于墓室出土文物皆被移出,所以在武威收益的地方是文廟和武威市博物館。在石刻室,同學們看到了的西夏碑。它刻于天璈民安五年,正反面西夏文和漢文對應,是研究西夏文的一部珍貴字典。在同一間陳列室,存有后涼、北涼時期的石經(jīng)幢和石塔。有同學對此作了線描,并對七佛一思惟菩薩或一彌勒菩薩的組合模式提出疑問。對于復制的銅奔馬隊列,亦有同學細心地發(fā)現(xiàn)騎士無馬鐙的現(xiàn)象,并對馬鐙的淵源作了討論。
7月10日晚回到蘭州,此次實地考察結束,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完成實習報告并對這次實習進行認真細致地總結。
第三階段:完成實習報告
考察歸來已是暑假,在安排好下一步的工作后,同學們大部分回家了。9月份開學后,大家開始深入挖掘考察中發(fā)現(xiàn)的各種問題,各實習小組經(jīng)過充分討論后確定本小組認為有意義的且有能力進行研究的主題,在考察記錄的基礎上,而言也十分重要和關鍵,喬健老師告訴大家,“舍身飼虎圖”是以一種非常極端、非常令人震憾的方式來表達宗教的情緒和境界,因此我們不能把它理解得太“實在”,不能理解成號召人們把自己活生生的血肉之軀獻給饑餓的老虎,它表達的只是一種佛教世界觀而非現(xiàn)實世界本身。而本窟另一幅壁畫所表達的宗教內涵相比舍身飼虎圖就遜色許多,這幅壁畫的基本內容是修煉佛教達到一定境界便可刀槍不入,這便把作為一種超功利、超世俗的信仰的佛教搞得過于“實在”和庸俗了,而且這種觀念和期待本身還蘊含著巨大的危險因素,即一旦刻苦修煉卻無法在現(xiàn)實中真正實現(xiàn)刀槍不入,“信仰”的大廈頃刻間將會轟然倒塌。
328窟和45窟為唐朝作品。窟制為單室,頂為覆斗式結構。一鋪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的組合很具代表性。328窟馬蹄形佛床末首原有一供養(yǎng)菩薩,頗具神韻,可惜為華爾納掠走。45窟南壁通壁的出自《法華經(jīng)》之《觀音普門品》的觀音經(jīng)變更是,同學們在感嘆之余,不僅感到敦煌歷史地理位置之重要,更是感受到當時的人們渴求盛世太平的心情。
130窟和96窟為大像窟。前者雖屢次重修,但頭部仍有原貌,亦可窺大唐風采之一斑。此窟的引人入勝之處,除佛像的偉岸高聳外,亦在于其甬道南壁的供養(yǎng)人王夫人畫像。畫中人物體態(tài)豐滿,頭梳高髻,描蠶眉,眉尾上挑,口若櫻桃,著石榴裙,形態(tài)同《簪花仕女圖》十分相似。這是受中原周家樣影響所致。130窟北大像為武則天當政時所修,衣著華麗,體態(tài)豐腴,抹胸下拉,雙乳外露,顯示了一位女性化極強的菩薩形象,此實乃僧眾為邀上層之好而作。
從洞窟出來,同學們又參觀了文物保護研究所。參觀結束后,大家思緒萬千,大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感。看了莫高窟的這些精妙絕倫的作品,前幾天參觀給大家的帶來的興奮已經(jīng)蕩然無存。莫高窟所蘊藏的深厚的歷史、文化、藝術內涵遠遠超出了同學們的想像,大家都感到莫高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永遠是國人的驕傲,在深入研究的同時,保護工作更是我們對后代所做重要交待。遺憾的是,滿懷著眷戀和數(shù)不清的問題,我們不得不離開。大家知道再看一天兩天也沒什么效果,因為一上午的參觀所帶給大家的巨大的信息量使所有的同學都感到有些無所適從,深感自己知識還缺欠很多,尚無足夠的學力在短時間消化這么大量而復雜的信息。同學們紛紛表示,回去后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學習專業(yè)知識,才能對得起先人們創(chuàng)造的如此偉大的文明。
當日下午,為了尋找玉門關、漢長城遺址和河倉古城,冒著高達40多度的酷暑高溫,汽車在茫茫戈壁中就像一只緩緩爬行的螞蟻。隨處可見的海市蜃樓因為天氣太熱并沒有使同學們興奮異常,但當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之后,遠遠看到玉門關的輪廓時,車廂里沸騰了。這幾處遺址在一般人眼里早已沒什么看頭,但對研究中國歷史的人來說,“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春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這些斷壁殘垣背后所隱含的無窮的歷史意蘊以及引起的無止境的懷古情愫,讓人覺得歷史的長河就如同這茫茫瀚海一樣浩淼無邊。
7月7日,在順路登過鳴沙山,看過月牙泉后,驅車向莫高姊妹榆林窟進發(fā)。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顛簸,在一處峽谷中看了它。在這里,首先讓同學們感動的不是窟中精美的藝術作品,而是在這里工作的學者。他們讓人想到范文瀾先生的一句話:板凳須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字空。這里沒有電話,只是每天下午四點準時與敦煌研究院通過電報傳達信息;買菜很不方便,每隔幾天到安西縣城買一次菜,一來回就是在半天。但是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在這里工作的學者們十幾年如一日,研究和保護著這里的藝術瑰寶。由于鄭老師的努力,敦煌研究院破天荒地同意榆林窟所有洞窟全部為同學們開放,只可惜由于時間關系,只能參觀其中的一部分,面對這樣好的機會,這不能不說是莫大的遺憾。講解員帶領同學們參觀了包括2、3、4、25窟等特窟在內的13個洞窟。這里的洞窟基本上都是單室,甬道互相連通,頂多為覆斗頂,亦有少數(shù)穹窿頂。室內佛壇上塑像多毀,現(xiàn)存者多為明清時期重塑之劣質品。與莫高窟的前代塑像相對比,同學們都慨嘆敦煌佛教藝術明清以來沒落得如此迅速。但這里有不少壁畫,如25窟南北兩壁觀無量壽經(jīng)變和彌勒經(jīng)變中的人物雙腮搓紅,粉如新敷,有同學對“老人詣冢”進行分析,推導出印度古習俗與《彌勒上生經(jīng)》的關系。2窟西壁門南北兩側的水月觀音圖,是壁畫中的絕世精品。據(jù)記載,此實為周昉所創(chuàng)。3窟西壁門南北兩側有文殊普賢變兩鋪,中有“唐僧取經(jīng)”歸來圖一方;東壁南段有觀音經(jīng)變一鋪,中有打鐵圖和釀酒圖,極具研究價值。榆林窟雖只有42窟,較早者亦不過唐朝,然其技法之特殊,保存之精良,選題之獨特,實乃莫高窟之一大補充,部分壁畫的水平超過莫高窟同期作品。
第四篇 八年級歷史教學述職報告格式1300字
__年--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就將結束了,本學期按照教學計劃以及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已經(jīng)如期完成了八年級歷冊的教學任務,此刻期末復習工作也正順利進行?;仡欉@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想說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幾個方面來說一說我在這學期教育教學方面的心得和體會,現(xiàn)總結如下:
一、備課——周到細致,找準重點、難點
這學期我市開始進行全市統(tǒng)一的教育教學水平測試,即所謂的月考。本人化壓力為動力。認真?zhèn)浜妹恳惶谜n,寫好教案,堅持做到課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教參,學習好《課程標準》,用心參加我市舉行的歷史科組活動,虛心與同行交流、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每一次月考,我都做了認真的復習工作,我把考試范圍的重點資料、知識點的內在聯(lián)系予以概括和總結,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思路。此外,本人還上網(wǎng)和查閱復習資料,搜集模擬題加以練習。
二、上課——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個性注意調動學生的用心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簡單,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思考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潛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輔導——面向全體,關注個別
月考是對全體學生進行的測試,我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狀況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視優(yōu)生忽視后進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優(yōu)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對后進生的輔導,主要是學習思想的輔導,在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的同時,不斷的給予鼓勵和支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漸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
四、對每一次月考進行認真剖析,并做好備案工作
在每一次月考的評卷過程中,對學生的答題狀況我都做了認真的記錄,并根據(jù)評卷記錄認真做剖析。本人認為對月考進行剖析不僅僅能夠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還能夠從學生錯得比較多的題上發(fā)現(xiàn)自己授課中哪些知識點挖掘得不夠。如第一次月考中關于“封建帝制”的理解、第二次月考中關于“人民解放軍取得內戰(zhàn)勝利的原因”等問題沒有講授清楚。本人把每一次的月考剖析都掛在個人成長博客中,以便對以后的教學進行借鑒。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還利用業(yè)余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及相關學科知識為教學服務,用心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還將參加了校園校本課程的編寫,透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理論水平。
總之,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發(fā)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職責感的教育工作者,務必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新狀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歷史使命?!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成績已經(jīng)成為過去,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鉆研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
第五篇 八年級歷史教學述職報告模板1150字
本學年,我任教高二年級歷史,在校園領導的關心之下,學科組同仁的指導之下,一年下來我取得了一點成績,特總結如下:
在教學方面:我擔任高二(1)(2)兩個理科精一班和高二(13)一個文科平行班,還有高二ap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在各位班主任的領導和配合之下,所教班級的歷史成績一向比較穩(wěn)定,其中高二(1)(2)一向穩(wěn)居年級前列。平時我十分注意和學生建立友好的關系,利用歷史學科本身富有的特殊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提高歷史成績。學期剛開始的第一次考試,所教班級成績不甚理想,之后反思,可能是訓練落實不到位導致的。于是后階段加強了課堂訓練,之后成績果然有了明顯的進步。
除了本身的課堂教學之外,我還用心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比賽。2024年9月,參加了無錫大市高中歷史基本功大賽,獲得二等獎。10月,在江蘇省教研室和無錫市教研中心的支持下,我到河南洛陽參加全國高中歷史優(yōu)質課,榮獲一等獎。11月,在我校舉行的大型公開對外教學活動中,承擔了歷史學科教學的任務,和揚州中學歷史特級教師王雄同課異構,并得到了與會專家和領導的肯定。11月,應南通市教科研中心邀請,赴南通中學做關于青年歷史教師成長的專題講座。12月,應泰州市教育局的邀請,赴江蘇省姜堰二中進行公開教學活動,得到了省教研室副主任鞠文燦的高度評價。
這些成績的取得,一方面增強了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教學相長的道理。俗話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透過比賽,透過聽課,探討,切磋,我認識到,教學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相當深奧的藝術。僅憑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個ppt,是難以上好課,教好書的,我就應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只有不斷地學習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思想,向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向學生學習,在教中學,在學中教,不斷發(fā)現(xiàn)和改正自己的不足,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適應現(xiàn)代的教學。
在教科研方面:本年度我申請的無錫市教師專項課題《宜興市鄉(xiāng)土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立項,我和同仁對課題開展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教研員一齊主持的子課題也到了結題的階段。圍繞這些課題等,我撰寫了幾篇文章,發(fā)表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和《教學考試》上。由我獨立撰寫的15萬字教學專著《歷史是怎樣學好的》,由外語教研出版社順利出版了。由我主編的《考前30天必做60題》,參與的專著《高中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潛力》《初中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潛力》等都順利出版了。
在其他方面,在上級領導的關心之下,我被選為無錫市教育學會教育信息研究專委會的理事。同時,被中國教育學會吸收為會員。
綜上所述,本學年本人遵守校園各項規(guī)章制度,認真踏實工作,盡好一位教師的本分,也為校園的發(fā)展盡綿薄之力。
第六篇 歷史教學個人工作述職報告6150字
1.歷史教學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同時從本學期開始,我還擔任了高二年級歷史備課組組長,感覺重任在肩。為了能更好的適應新的工作,我認真聽取各位老師對于教研組的希望,然后分析,制定本教研組的奮斗目標與計劃。
一、遵守紀律方面
本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無請假。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平時,勤儉節(jié)約、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學生、從不鬧無原則的糾紛,處處以一名人民教師的要求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業(yè)務進修方面
隨著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業(yè)務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學之余,還購買大量的專業(yè)書籍,如《國史概要》、《放寬歷史的視野》、《全球通史》、《中國大歷史》等,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努力充實自己,另一方面給學生介紹一些新的歷史知識和理論。同時也擠出時間來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來豐富自己的教法,引導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取得成績方面
1、本學年度,我制作的《三民主義》課件,獲得縣二等獎,后也報市級參賽。
2、本年度,我參與高三第一輪復習資料的編寫,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成了編寫任務,同時還為所有的歷史教師編寫整理《高考考綱考點知識匯編》。
成績只能說明過去,展望明年我將繼續(xù)努力,一方面要使自己進一步成熟,另一方面也要帶動本備課組不斷進步,為半塔中學的將來奉獻自己的力量。
四、存在的問題
成績只能說明過去,就本學年度來看,工作中依然存在些問題,比如說:在教學中如何將趣味性與時效性相結合還需要下功夫,而且在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問題也還缺乏一些有效地辦法,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斷努力地方向。
2.歷史教學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這個學期本人繼續(xù)擔任高二(3)、(4)、(5)以及高一(2)班歷史教學,高二(3)、(4)兩個班是文科班,文科生基礎較差,歷史學科素養(yǎng)普遍不高。5班是春考班面臨的是學業(yè)水平測試,高一2班是高一普通班,歷史基礎也不是太好,經(jīng)過我們一年的努力,成績還是有目共睹的。
一、研究新課標,緊扣重難點
對雙語中學一線教師而言,當然希望課程標準的指導性、可操作性越強越好。但現(xiàn)有的課標顯然不對我們的胃口。它太寬泛,太模糊,使用的大都是很抽象的語言,如“知道”“了解”“理解”等等,讓人無所適從。要了解哪些史實,掌握到什么程度,很難定位。因此能做的只能是仔細研究它,根據(jù)我們自己的理解來揣摩它,抓住重點知識。所以我們編制適合自己學生的《目標與流程》和當堂達標檢測。
二、整合各版本教材,化繁為簡,形成知識體系
面對岳麓版教材的特點專題性強,跨度大,面廣量大,支離破碎。于是在教學中把每一節(jié)內容都整理成一個簡單明了的知識結構。如果教材內容體系不夠清晰,就大膽整合,盡力使其清晰化。對教材的處理,我的體會是一定要盡量把課本內容整合成清晰直白的結構,教師好講,學生也好學。形成宏觀的歷史時空觀,形成歷史思維,構建知識體系。
三、對知識深入淺出,解析疑難
岳麓版歷史教材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割裂,使我們對這套教材普遍沒有好感。它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部分學校的文科生源都不理想,文科班上課,問題問下去沒有反應,教師不得不放慢速度,盡可能把每個知識點都講清講透,教學就寧多勿缺。所有這些都影響著教學進度。解決的辦法就是大膽取舍,不能面面俱到,每堂課的教學肯定要突出重點難點。我的做法是,只要求簡單識記的知識課堂上就一帶而過,記不住自己課后去記。課堂教學時間主要用在解決重點難點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上。抓落實,利用早晚自習和課余時間,讓學生記憶相關知識點。
四、及時總結,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段段清主要包含兩點。
一是每節(jié)課要清:盡可能留兩三分鐘把一節(jié)課的內容總結一下,哪怕是再強調一下知識結構、重點難點也是好的。
二是每個單元要清:一個單元結束后,進行單元總結。為節(jié)省時間以及減輕學生負擔,印發(fā)了單元復習結構的流程講義,包含了總體線索、知識結構、重點問題等?;ㄒ还?jié)課的時間帶領學生梳理一遍,實在來不及的情況下就讓他們自己看。這樣做的作用是幫助學生及時復習,也有助于從宏觀上把握教材知識。
五、重視課堂反饋,加強能力訓練
我的訓練主要有這樣幾種方式:一是課堂上:講解重點難點問題的時候,不求答案標準,而是求解答思路。重審題解題的角度和方法技巧的指導。看到題目不急于做答,先拆題,審清楚要回答什么,不遺漏。然后考慮答題角度。這方面我們比較注意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注意一些規(guī)律性公式化的方法,還有就是作業(yè)的規(guī)范訓練,我們每節(jié)課有達標檢測,一般是5個選擇題,一個小材料題。單元結束后有單元訓練。從學生的作業(yè)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查漏補缺,強化薄弱環(huán)節(jié)。
六、多頭齊抓,常規(guī)從嚴
文科的東西很多是無形的,不能量化。光布置什么看書復習之類的作業(yè)很容易落空。要求學生記好筆記,不一定非要有筆記本,可以記在書上。每節(jié)課后主要是講錯誤聚集的地方。單元結束后有單元考試及講評。每個單元結束后會有階段性測評。每次考試要求學生整理好滿分卷??傊叨院髮W生對待歷史課的態(tài)度總體上還是比較重視的,而且我們的單元考試搞的比較好,這樣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今后我們要再接再厲爭取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抓上去。
3.歷史教學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本學期,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教研組內的教研活動,主動向其他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xiàn)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xiàn)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出總結,希望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總結經(jīng)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在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zhèn)湔n,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
我根據(jù)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多個課時的課件,課后及時對教學進行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案,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做好復習工作。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使知識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我積極參加學校以及晉江市舉辦的各類信息技術能力培訓,以提升自己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能力,以此豐富之際的教育教學手段,并且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jié)的學習上都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征求其他老師意見,改進工作。
四、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tǒng),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五、狠抓學風。
首先,我是本年段的下年段行政,學生大都比較重視本學科,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但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因為怕被責備,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敢問老師,這樣就嚴重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對此,我狠抓學風,在各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開展了學習競賽活動,在學生中興起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其次,我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穿插一些有趣的歷史典故,大部分同學對本學科還是很感興趣的,學習勁頭也濃,大部分學習考試成績都不錯,只有少數(shù)同學會不及格,我找來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有針對性地在課上多講一些有趣的故事,提高他們的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評以后再加以鼓勵,并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幫助他們;一些學生基礎太差,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tài)度,或過分自卑,考試怯場等,我就幫助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時多讀多練,多問幾個為什么。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時地表揚他們。
通過一學期努力,我能制定好復習計劃,并認真?zhèn)浜脧土曊n,培養(yǎng)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但由于本學期授課時間較短,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加上本人對才疏學淺,加之年段工作繁雜,無暇顧及整個年段面積較廣的差生,使考試成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做好以下幾點:
1、相信每一個學生可以教好。
2、從頭規(guī)范學生行為,教會學生學習。
3、輔導學習基礎差的學習,力求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師講課的起點是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提問重點也是學習基礎差的學生。
我相信只要樹立新型教育觀,用先進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一點點地學,一步一個腳印,在領導的支持下,在其他老師的幫助下,苦心鉆研,銳意改革,相信明天會更好,定能在內中創(chuàng)造出更輝煌的明天。
4.歷史教學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轉眼間,進入教師這個行業(yè)已經(jīng)八個年頭,對于歷史教學工作,我仍舊不敢怠慢?;厥c點滴滴,樁樁件件,思古而憶今,追憶以求自勵。
一、備課——周到細致,找準重點、難點
認真?zhèn)浜妹恳惶谜n,寫好教案,堅持做到課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教參,學習好《課程標準》,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活動,虛心與同行交流、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
二、上課——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輔導——面向全體,關注個別
月考是對全體學生進行的測試,我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視優(yōu)生忽視后進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優(yōu)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對后進生的輔導,主要是學習思想的輔導,在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的同時,不斷的給予鼓勵和支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漸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
四、對每一次月考進行認真剖析,并做好備案工作
在每一次月考的評卷過程中,對學生的答題情況我都做了認真的記錄,并根據(jù)評卷記錄認真做剖析。本人認為對月考進行剖析不僅可以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還可以從學生錯得比較多的題上發(fā)現(xiàn)自己授課中哪些知識點挖掘得不夠。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還利用業(yè)余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及相關學科知識為教學服務,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還將參加了學校校本課程的編寫,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理論水平。
總之,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發(fā)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歷史使命?!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成績已經(jīng)成為過去,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鉆研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
5.歷史教學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在充實、忙碌和愉悅中,一學期的工作即將劃上圓滿的句號,我擔任高二文科歷史教學工作,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正確指導、歷史教研組的大力支持及本人的努力下,基本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1、制定計劃,研究中學教學理論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zhèn)湔n和教學,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并經(jīng)常聽同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jīng)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yè)務水平。每節(jié)課都以好的精神狀態(tài)站在講臺,嚴謹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但也容易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盡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把課堂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會”,讓他們了解歷史,喜歡歷史。
3、思想上嚴于律已,更新觀念,提高思想覺悟
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已,約束自已的言行,加強師德修養(yǎng),為人師表。在業(yè)務上,求真、求實、求善、求美,努力進取,踏實做事;在風格上,謙虛、謹慎、取他人之長,補已之短;在工作中,敬業(yè)、樂業(yè),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盡己所能,一直以“公正、無私、真誠”作為自已的為師準則,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4、認真鉆研新課程,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教材跨度大,在備課過程中能處理好通史與專題史之間的關系,注意模塊之間的聯(lián)系。專題史體系跳躍性大,缺乏連續(xù)性、系統(tǒng)性,對知識儲備不足的學生而言,存在理解上困難,對此,我在堅持新課標的前提下,對每課知識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進行重新整合、梳理,大膽取舍,深入淺出,形成系統(tǒng)性。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同時以一些知識點為切入口,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或者是聯(lián)系現(xiàn)實,適時利用知識容量大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多參與到我的教學中來,以增強學習歷史的興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教材中原本枯燥的知識。同時做好初高中歷史學習的銜接,以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學會探索性學會、學會合作,讓學生先掌握學習的方法再掌握知識。教學中,繼續(xù)運用傳統(tǒng)教學中的優(yōu)良教學方法扎實落實基礎知識,同時更注重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問題生成的能力,并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計劃,讓學生盡快適應課改后的教學,我曾在每節(jié)課前給學生準備內容詳細并配有知識結構的新課學習提綱,讓學生先預習,再學習,這樣對于容量很大的教學就容易了許多,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感覺吃力了。
5、備課中,發(fā)揚協(xié)作精神,吸取他人長處
新的課程特別強調教師的合作意識,我與同組的老師經(jīng)常一起探討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在習題中遇到有爭議的問題也一起討論,我們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精選各類習題,認真批改,及時講評
本學期分單元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了批閱,在期末復習時為進一步落實基礎知識以提高成績,對一些精選材料題進行了全面分析和講解,對學習認為較難的問答題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和帶領學生集體背誦。
第七篇 八年級歷史教學述職報告樣本1500字
一、基本狀況: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6個班歷史工作教學。由于教學經(jīng)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于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用心應對人生,而對優(yōu)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chuàng)佳績。作為教初二歷史課的老師,明白自己對教材的生疏,故在課前做到認真?zhèn)湔n,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為提高每節(jié)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采用多媒體教學,透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得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狀況總結。
一、主要工作
1、掌握并運用現(xiàn)代課程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本期利用各種機會加強業(yè)務學習和教科研理論學習,并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2、深入學生實際,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興趣,愛好及方法等。
3、針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課前認真?zhèn)湔n,或突破難點,或選取教法和學法,或設計作業(yè),或營造情景。
4、圍繞校園聽課月活動,用心參加了歷史教研室組織的聽課、評課等活動。
5、用心主動地參加了教研組和校園組織開展的公開課、校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
6、及時了解每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狀況。
7、開展課外輔導,課外活動和研究性學習活動,如:
(1)網(wǎng)絡追蹤歷史人物。
(2)交流歷史學習方法、經(jīng)驗。
(3)觀看愛國主義影視片。
(4)學習方法,復習方法指導。
8、努力突出歷史教學的過程和方法,拓展歷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和育人功能。
9、透過多樣化方法和現(xiàn)代化手段,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二、取得的成效
1、積累了必須的教學理論和方法,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2、透過學習使學生學會了做人,掌握了歷史知識。
3、加強了學習資源與學生學習方式、教學要素、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整合,為學生帶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歷史的環(huán)境和氛圍;
4、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此外,學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必須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上課進度過慢以致于學生沒多少時間復習,這可能跟之前學生搞很多活動沖了一些課影響了教學進度有關,在今后的教學中必須要注意好復習這個環(huán)節(jié)。
2、由于經(jīng)驗不足,課外活動的開展因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總體效果亦有不盡如人意。
。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有意識地強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潛力的培養(yǎng)。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3、加強守紀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僅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習,課下也要按校紀班規(guī)嚴格約束自己。
4、教育學生要注意持續(xù)環(huán)境衛(wèi)生,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職責感。
5、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6、在教學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總之,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發(fā)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職責感的教育工作者,務必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新狀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歷史使命?!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成績已經(jīng)成為過去,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鉆研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為我校的教育事業(yè)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第八篇 歷史教學課題研究開題報告2150字
一、課題的提出
1、今年來,在課堂中應用目標導學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把運用導學案進行的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來進行研究。理論研究者主要從理論方面探討目標導學教學模式的特質與理論依據(jù),一線的教師則更多地從自身教學實踐出發(fā),從各自的學科角度對目標導學教學的具體操作進行了探索,圍繞著“學案”的設計和學案的實施兩方面內容進行研究,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有效的成果。但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感覺,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目標導學還有研究的必要,首先是目標導學的內涵及策略都需要進一步豐富。其次,現(xiàn)行教材的目標資料需要進一步明晰。最后,在目標進一步豐富和明確的前提下,如何真正實現(xiàn)導學而不是導教,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2、2024年我校提出了目標導學教學新模式教學改革,該模式尊重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思想理念,同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的“主導”地位被充分顯現(xiàn)。教師通過確定教學目標、實施教學目標、控制教學目標、檢測和評價教學目標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利用課堂內的資源及對問題的討論、分析與拓展,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并把學習目標、內容在45分鐘的課堂內分步實施完成。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課題研究的目的:
(1)教師學習、認可“目標導學”模式的課堂教學優(yōu)點。
(2)研究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實效性,真正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3)探索出高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樂學、會學,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2.課題研究的意義
(1)通過實施“目標導學”模式教學,探索、總結出適合該模式的歷史課堂教學案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改變我校一些缺乏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方式。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要我學”轉為“我要學”,面向全體學生。通過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
(3)以研促教,加快我組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促進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樹立高效教學觀,逐步提高我組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yè)務水平,進而優(yōu)化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二)本課題的創(chuàng)新之處
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圍繞“目標導學”,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以課例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式,采用“案例-評價-反思-交流”的教學流程,深入開展教學專題化研究,組織教師集體攻關。不斷提高研究的質量,探索在課堂教學中以“目標導學法”為特點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引領課堂教學的發(fā)展,從而促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以及駕馭課堂能力的提升,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發(fā)展。
二、課題研究的具體目標與主要內容
具體目標:
1、學生成才。學生協(xié)作互助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自學質疑能力等得到大幅度提升,形成積極主動、樂觀向上、自信自強、克服困難的良好心理素質,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公平競爭、集體合作的精神。
2、教師成長。通過“學習、實踐、評價、反思、交流、合作”的實踐策略,不斷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方式改革過程中導學、導教、導練以及課后反思的能力。同時,通過這種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促使教師不斷鉆研業(yè)務,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促進廣大教師在改革中成長。
3、學校發(fā)展。通過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營造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促進良好學風、教風、校風的形成,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全面促進學??沙掷m(xù)發(fā)展。
研究內容:
1、通過教師的“目標導學”模式課堂教學示范、現(xiàn)場聽課、評課及問卷調查與訪談,總結模式優(yōu)點,使該模式能被其它教師認可。
2、通過示范課及輔導講座,使課題組教師基本掌握“目標導學”模式教學的基本流程,并進行實踐、創(chuàng)新與總結,實踐出適合各章節(jié)內容的課堂教學高效教學模式及優(yōu)秀教學案例。
3、通過不同的目標導入案例,觀察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與學生座談或問卷調查,總結出各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用什么樣的目標導入方式才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動機,獲得新課導入的優(yōu)秀案例。
4、如何組織教學,達成高效課堂。即:
(1)通過教學實踐,教師能確定哪些內容適合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哪些內容適合小組合作學習。
(2)通過學習,借鑒及對比實驗,教師掌握編“合作學習小組”的科學性。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總結出教師提出問題的科學性、有效性。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教師獲得采取什么樣的討論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從討論中得到收獲。
(5)通過了解、調查、追蹤對比,了解各學科、各章節(jié)哪些知識需適當拓展。
5、通過該模式的教學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和總結出還有哪些不足及困惑。
三、完成課題的條件及人員分工
(一)人員分工:
課題組組長:梁曉英負責整個課題的組織工作,申報課題并對課題進行論證、總結等工作。
課題組成員:曾憲書負責主抓課題實施研究;劉秉義具體負責材料的積累,實施科研課題的過程管理:其他成員參與編寫教案,聽課、評課,撰寫論文等工作。
(二)進行該項目研究具備的基本條件:
1、學校的研究環(huán)境
在校領導的重視下,我校的教育科學研究氣氛濃厚,科研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績。
2、資料準備
學校有多年教育科研管理和理論培訓的基礎材料和教育科研方法理論等方面的書籍,圖書室還有近百種教育期刊,有優(yōu)越的條件開展課題研究。
3、經(jīng)費保證
學校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并在人員、時間、經(jīng)費上提供保證,按課題計劃確保經(jīng)費投入,進一步改善課題設施和課題條件,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保證該課題的順利進行。
第九篇 高三歷史學科教學調研報告1700字
為了促使全市高三歷史教師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深入刻苦地鉆研教材和考綱,優(yōu)化教學策略、探索教學規(guī)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對各校高三歷史的教學情況就教學計劃、課堂教學、備課作業(yè)、試卷評析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從中我們可以深切地領略和感受到高三歷史教師們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的熱情和奮發(fā)向上的敬業(yè)愛崗的精神,同時我們針對各校高三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和要求。
2024~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歷史任課教師全市共有15位,其中省溧中、光華中學、南中、埭中、戴中均有二位歷史教師,市三中有四位教師,只有竹中是一位任課教師,從總體上看,各校高三的任課教師絕大多數(shù)是新老教師搭配,形成了以老帶新、以新促老較為合理的教學格局。教師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理念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大多數(shù)學校能堅持教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的理念、教學模式都有了較大的更新,課堂教學效益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學計劃方面:
優(yōu)點:
1、省中、光華、竹中、戴中教學計劃中指導思想明確,教學策略具體,教學課時安排詳細、能落實到每一周。其中省中有明確的高考目標,力爭在常州市區(qū)的優(yōu)先名次,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光華注重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與勾通,注重對學科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與激勵;南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進度中分兩塊:一快是課堂教學的進度表,內容包含新授課的中古史和單元復習課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下冊,另一快是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復習的內容安排,每一周都有學生閱讀復習教材的安排內容——《中國近現(xiàn)代史》,在此基礎上進行行跟進性訓練,以每單元25道選擇題為題量,在安排表中請學生對照表格嚴格遵守。戴中有明確的分工合作,教學策略講究實效;竹中的計劃扎實有效、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2、今年各校高三歷史教學進度基本一致,一般在2024年11月的期中考試前完成《中國古代史》新授課的教學和單元復習教學,期中考試后進行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復習。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必須完成中古史、中近史、中現(xiàn)史三冊書的單元復習和主要專題的復習,期末參加常州市高三統(tǒng)考,教學任務比較艱巨,但在與高三教師的交談中,幾乎所有的教師對完成今年的教學復習任務充滿了信心。
問題:
1、省中的教學計劃中措施不夠具體詳細,要切實進行集體備課,既要有明確分工,又要有密切的合作。
2、南中計劃中的指導思想要進一步明確,要確定高考的努力方向和目標;三中計劃中指導思想、教學思路和措施明確,教學課時安排詳細,但教學設計沒有明確的分工合作。
3、埭中教學內容能落實到每周、每一個知識點,但缺少指導思想和具體的教學策略。
備課方面:
優(yōu)點:
1、今年各校高三歷史教學除竹中只有一位任課教師外,其它學校均有二位或四位任課教師進行教學,大多數(shù)學校能進行共同研討集體備課、堅持實行教學案一體化。
2、省中、光華、南中能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的教學案,既貼近高考、又貼近學生的實際,各校教學案基本上自成系列,教學案的質量較高。省中、光中、三中、戴中注重高考精典題的解析,引導學生走近高考,了解高考的命題意圖和趨向。南中教學案規(guī)范、合理、有一定的新意,尤其注重結構圖示的創(chuàng)新和設計,化繁為簡,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三中和竹中的教學案也在不斷地提高和優(yōu)化。三中的學案設計切合學生的實際,選取的課堂思考題和訓練題貼近學生的基礎。
問題:
1、有些學校在教學案的設計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省中的學案中以填空的形式來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這有其可取的方面,但用大括號小括號的形式更利于幫助學生從宏觀上構建網(wǎng)絡式的知識體系,更便于學生記憶。
2、戴中教學案要進一步優(yōu)化,要減少剪貼的成份,盡可能電子備課,努力形成備課組內教學案一體化的系列。
3、一些學校的教學案設計中缺少高考精典題一環(huán)的選取與回顧。
4、有些青年教師對教材、大綱的刻苦鉆研、正確把握不夠,集體備課后,不能很好地內化自己的東西。內功不夠扎實。
課堂教學方面:
這一次高三歷史教學調研共聽了15位教師的課。歷史課堂教學10節(jié)是優(yōu)秀,優(yōu)課率占66%,4節(jié)是良好,1節(jié)是一般。
《高三歷史課堂教學一覽表》
優(yōu)秀良好一般備注
第十篇 歷史學科教學工作報告1500字
歷史學科教學工作報告
本學期,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高中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xiàn)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xiàn)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以促進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zhèn)湔n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衡課,并能經(jīng)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jīng)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yè)務水平。每節(jié)課都以的精神狀態(tài)站在教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
二、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jù)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編寫教案。
三、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考試題目靈活,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設置的問題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思考點和興趣點,注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四、狠抓學風。我所教的5個班,學生比較喜愛歷史科,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但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因為怕班主任責備,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敢問老師,作業(yè)也因為怕分數(shù)低而找別人的來抄,這樣就嚴重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yè)的行為。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開展了學習競賽活動,在學生中興起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雖然大部分同學對該課很感興趣,學習勁頭也濃,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進生基礎太差,考試成績都很差,有些同學是經(jīng)常不及格,我找來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跟他們講學習語文的重要性,跟他們講一些有趣的語文故事,提高他們的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評以后再加以鼓勵,并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幫助他們;一些學生基礎太差,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tài)度,或過分自卑,考試怯場等,我就幫助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時多讀多練,多問幾個為什么。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時地表揚他們。經(jīng)過一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yǎng)成了勤學苦練的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五、抓好課后輔導。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教給他們好的記憶方法,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要求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慣,做到對所學知識鞏固復習,及時查缺補漏。并與家長聯(lián)系,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在家里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
六、認真批改作業(yè),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通過努力,本學期,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存在的不足是,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知識系統(tǒng)還存在真空的部分。這些都有待以后改進。
第十一篇 八年級歷史教學述職報告700字
本學期,本人任八年級二個班的歷史課。我認真學習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用心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狀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此刻,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xiàn)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期望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jù)教材資料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搞笑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jié)的學習上都用心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善工作。
三、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個性注意調動學生的用心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簡單,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思考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潛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第十二篇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合作與交往的調控策略的課題研究報告3850字
(一)課題提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際和國內的聯(lián)系愈來愈緊密,當代教育不再是封閉在校園內,而是與整個社會各個領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各國都把基礎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擺在國家未來戰(zhàn)略的高度,以滿足當代社會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合作和交往意識已成為新時代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可以說在合作雙贏的今天,合作和交往是個人和社會生存的需要。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心理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迄今為止,國際上在這方面的研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在具體實踐中各國有一定的差異。
我國關于合作學習的系統(tǒng)研究則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1999年,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動后,各學科制定了相應的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交往能力成為新課程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目標?!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歷史學科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和規(guī)律,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門基礎課程。學習歷史也是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的過程。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慣,同時學會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見解的人合作學習和交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qū)、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汲取人類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jīng)受挫折、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能力。與課程功能的轉變相適應的是課程評價,遵循既注重結果,也注重過程的基本原則,靈活運用各種科學有效的評價手段,力求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可以說,合作與交往成為歷史學科最主要學習方式之一。
今年是浙江省全面實施新課程教學的第三年,課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績,教育的民主性、“四個學會”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終身學習、轉變學習方式等新理念都已深入人心,但從課堂教學實踐層面來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交往的問題仍然存在著“流于形式,忽視實質,缺乏實效”甚至“無效”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滯后,學習指導經(jīng)驗不足,對理論吃不透,導致了一些華而不實的做法。比如,有平等合作交往教學的意識,但在實施中往往過于隨意,缺乏持久性和系統(tǒng)性,沒有給自己確定新的合適位置,所以大多數(shù)教學設計是預設的,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仍處于被動和服從的地位,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個性差異和全員參與這些真正問題沒有得到教師的關注,導致參與的水平和深度遠遠不夠,同時由于多數(shù)學生進行合作和交往的技能和技巧缺乏,課堂合作和交往的實效性更難說了,再加上課時安排和空間限制,大多數(shù)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嚴格控制著課堂教學進程中的一切;學生間的交往嚴重缺乏,在教學交往中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并且這種交往也只是單向的靜態(tài)的溝通,“生之間的、生生之間的交往從本質上說大多仍然是形式的、造作的、老師壟斷的、獨裁的交往”。由此導致教學目標仍以知識與技能為主,教學評價強調學習的評比和排隊,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關注少數(shù)精英而忽視大多數(shù)學生,并最終影響到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和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這些顯然與新課程的理念相悖。
“有效教學的最終標準是學生成長”(鐘啟泉語),實施教學合作和交往要講究實效性,越是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對教師的指導水平要求越高,抑或說,高水平的學習指導,才能夠帶來高質量的學習。因此,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促進者和評價者,如果只憑激情和愛心,而不在教育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上做一些調整和研究,恐怕很難收到預期的實際效果。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最明顯的角色就是教學的促進者,除了把人類文明的知識成果傳授給學生,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各種良好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yǎng)者,要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讓學生成為自主發(fā)展的主人。
我們期望通過《普高歷史課堂教學合作與交往的調控策略及其評價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能夠立足本市實際,準確理解課堂教學合作與交往的理念,正確掌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策略,適時調控,并科學地使用激勵性評價機制,構建全新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把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轉化成教師的實際行為,進而推廣變?yōu)槿w教師長期的自覺的行動,提高教學質量。
(二)概念界定與研究理論依據(jù)
1.概念界定:
本課題研究的是圍繞著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核心問題,針對近幾年普高歷史課堂教學中實施教學合作和交往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理論等知識,積極探索與研究調控教學合作和交往的策略的方式和方法及其效果評價等方面的問題,為普高歷史學科進行教學合作和交往提供可借鑒的實踐模型。
關于合作的概念定義,我國學者有以下幾種表述:
“合作”:綜合世界各國的合作學習研究與實踐,我們認為,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活動。
——劉宏武《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
“合作”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
“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教學策略體系?!?——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
三位教育學者均認為合作學習具有異質分組、積極互助、分工合作、獎勵體系、資源共享的特征,主要對象是學生。合作學習并非僅僅是讓學生們圍坐在課桌帝,邊做作業(yè)邊說話,真正的合作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們在身體上接近別的學生,而且還要求他們共同進行討論,彼此幫助,相互依賴,小組成員有均等的成功機會。
“交往”:典型的表述當屬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理論認為教學是一種交往與溝通活動,是“對話”關系,即教師與學生之間(主一一主)通過教學內容(客體)中介的“雙向理解”的交往關系。在這種交往模式中,“教學過程不再是單一主體和客體的兩極擺動,而是教師和學生以共同的客體為中介的交往過程,它生成的是多重主體際關系,包括師生之間的主體際關系、教師間的主體際關系、學生間的主體際關系等。這種多重主體關系實質上體現(xiàn)了師生的交互主體性關系,即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交往就是這種交互主體性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反過來,借助于這種交互主體性,教學才能成為一種合作、互動的社會交往過程。
綜上所述,教學合作與交往的范疇包含了學生間關系、師生間的關系及教師間的關系,本課題主要方向就學生間、師生間的合作與交往進行研究。
“調控策略及其評價”:指的是在課堂教學的合作與交往中,教師承擔好促進者的角色,不但要做好充分準備,設計、組織、參與,并對課堂教學出現(xiàn)的不確定的、不可預知的因素,有著高度反應并適時做好調整和控制,以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對調控策略的實施效果進行多元化評價。
2.研究理論依據(jù):
(1)維果茨基的社會互動論(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社會互動指社會交往活動,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為交往過程。社會學的互動理論認為:“社會是由互動的個人組成,他們的行為不只是反應,而且還是領悟、解釋、行動與創(chuàng)造。個人不是一組確定的態(tài)度,而是有活力的并不斷變化著的行動者,一直處在生長中但不會徹底完成。社會環(huán)境不是某種靜態(tài)的東西,它一直在影響和塑造著我們,但這本質上也是互動的過程,因為環(huán)境正是互動的產物。人有內心活動,同時又是一個自我,自我并非一心理實體,而是社會互動過程的一個方面?;舆^程首先是一個符號過程,符號被行動者賦予了意義。這種我們與他人共享的意義,關于社會世界的定義以及對現(xiàn)實的感知和反應,均產生于互動過程。”這些觀點告訴我們,合作與交往伴隨著人的成長,合作與交往與我們息息相關,師生間、學生間的合作既促進學生發(fā)展,又能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
(2)社會建構主義理論
社會建構主義認為:人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構建自己的認識與知識,即知識與理解是由認識主體構建的。這種知識的建構活動是在社會文化背景之中,作為個人的認識活動與社會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結果形成的。在建構主義看來,學習者在進行學習時,腦袋決不是一個空著的、準備裝知識的容器,也不是一塊白板,而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豐富經(jīng)驗已經(jīng)構成一種認知的預結構。所以,教師不能無視這種預結構和先經(jīng)驗,而必須看到這種預結構。學習活動中的知識是不能通過教師“導向”學生的,知識來自于學習者個體內部通過新舊經(jīng)驗的作用而建構,但這種內部建構不是封閉的,而是在學習群體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行合作學習協(xié)調完成的。面對某一知識,某個體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又因為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者擁有不同思維水平,所以要進行經(jīng)驗的分享,達成理解的豐富性和合理化。因此,要重視課堂上建立學習共同體,鼓勵大家進行合作、協(xié)商。社會建構主義召喚我們在課堂上要進行全方位地有效互動,要重視學生構建自己知識的結構。
(3)多爾的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
現(xiàn)代課程觀認為知識是預設的、可確定的,教師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多爾認為后現(xiàn)代課程具有